兒童與悲傷
兒童與悲傷
死亡是一種自然現象。專家們一致認為,即使是年幼的孩子,也不應該對親人的死亡避而不談。孩子有能力將死亡視為事件,並且有好奇心去探究相關問題。一般建議以適合其年齡的方式,簡單而真誠地與孩子談論死亡。透過提問,了解孩子對死亡的了解程度。然後,你可以簡單而誠實地向他解釋情況。例如,你可以說:「奶奶的心臟太累了,停止了工作,所以她死了。」重要的是避免給出可能讓孩子感到困惑或恐懼的答案,例如「奶奶睡著了,不會再醒了」或「上帝把奶奶帶去和天使在一起了」。雖然這些話的本意是安慰和撫慰,但孩子實際上可能會以更字面的意義來理解它們。例如,孩子可能會因為同樣的事情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害怕睡覺。如果孩子想問問題,就允許他提問,但如果他沒有回答,就不要強迫他。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會問「奶奶現在在哪裡?」或「我的小貓在天堂嗎?」這樣的問題。年紀較大的孩子可能更能理解死亡的終結性,會問一些更抽象的問題,例如與信仰、生命意義等相關的問題。對於任何年齡的孩子,都要堅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、真實、簡單的語言來回答。
你如何向孩子解釋親人的死亡?
孩子的年齡和情緒發展會影響他們體驗悲傷的方式。